原创 中国女乒全员出局,伊藤美诚险胜晋级!“三大斧头”夺得郑怡静

原标题:中国女乒全员出局,伊藤美诚险胜晋级!“三大斧头”夺得郑怡静

2月10日,安曼站WTT常规挑战赛第二天,1/8决赛结束,八强出炉。

女子乒乓球四分之一决赛是:

上半部分:

伊藤美诚、高桥(巴西)、波尔卡诺娃(奥地利)、邵杰妮(葡萄牙)。

下半部分:

袁嘉楠、杨晓欣、倪夏莲、杜凯琴。

你看,以上8位选手中:

3个是30岁以上的老将,2个接近30岁也算是老将,另外3个是中生代球员~有老中年球员,但没有“年轻”,没有比如年轻球员。

这也意味着:

在这种级别的对抗中,20岁以下的年轻球员想要杀入八强并不是那么容易。

这也是我们年轻的中国女乒运动员的真实写照。

而我们中国女乒这边,截止到2月10日,随着最后一个单苗被淘汰,女单和女双已经全部落败。这个常规赛之旅结束了。

这也说明:

我们以年轻球员为主的阵容还无法适应这种“主力级别”的对抗,还得再苦练几年。锻炼身体,积累经验就对了~接下来两站的分赛就是我们的了。这些年轻将军的战场。

说完中国女乒,我们再来说说昨天的重头戏:伊藤美诚与郑怡静的较量。

本赛季常规赛:

日本乒乓球选手伊藤美诚是头号种子,也是夺冠热门。第二回合,她遇到了状态极佳的老将郑怡静~这个看点。

两人也算是老对手了,每次相遇都擦出火花,不到决胜局决不罢休。

而这一次:

1)一个人去开会的伊藤美诚,就是为了这个冠军而来的。可谓是志在必得,信心满满;

2)至于老将郑怡静,正好赶上了她至少“三年一遇”的好状态。可以说,她状态正佳,拥有夺冠的实力。

这一次,两人大打出手,互不相让,也堪称是一场“早早的决赛”。

并且不出所料,双方打了整整5个回合,战斗异常激烈。

最终,直到决胜局和决胜局,技高一筹的伊藤美诚险胜两分惊险晋级,而郑怡静功亏一篑,不幸出局~只是有点短。

赛后估计:

伊藤美诚应该还是心有余悸吧~太冒险了。没想到第二轮差点翻车。看来,这个冠军并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。

那么,面对如此神勇的郑怡静,伊藤美诚是如何获胜的呢?

看比赛:

或者伊藤美诚的“三板斧”奏效了。她的“三招”对付我们中国女乒的主力不行,但是对付别人还是很厉害的,就算郑怡静状态这么好,她也扛不住~太难了.

那么,伊藤美诚的“三板斧”是什么呢?

那是:

1)一发:快。

伊藤美诚以打球“快”着称,可以排在世界第一。这也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。

她的打法是:

反手弹跳、正手击球~这两个动作,每一个动作都在为“提速”做准备。

A、反手弹跳:

它由生胶制成,主要特点是“快”。它击球又快又重。再加上她手腕结实,伊藤状态好的时候,真是快如闪电,防不胜防。

B、正手击球:

这明显不同于目前主流的“循环球”。

圈球的线路是“弯”,球的线路是“直”~请问:“直线”快还是“弯”快?~这点毋庸置疑。

所以:

速度快是伊藤美诚比赛的主要特点,也是为她量身定做的~由于身高限制,她在相持时并不占优,只能尽量速战速决。

而她那“闪电般”的速度,更是让郑怡静吃尽了苦头~郑怡静的速度还不够快吗?但是在伊藤面前,还是有点像“慢镜头”~实在是跟不上,没办法。

这是伊藤的制胜点之一。

2)第二招:改变。

俗话说:变化快,变化快~快和变化是分不开的。

打乒乓球,“快”是基础,“变”是核心~没有“变”的乒乓球是没有灵魂的,很难成为一流的选手。

而“多变”是伊藤美诚的第二个特点,也是她的“第二把斧头”。

伊藤锦泰球技不错,擅长打反手,所以“近台快变”成了她的绝活之一,一般人都打不过她。

比赛中你很少看到她“打三板以上同线”,一般都是“二板”换线,两个大角球反复调动你,让你忙得不可开交。

就这样,“闪电般的速度”+“诡异的变化”,她状态好的时候,普通人真的受不了,像昨天的郑怡静,她被调来调去,前两轮真的不行正确的。

所以:

变化是伊藤美诚能够拿下的第二点。

3)三轴:凶。

这里的“凶”指的是优质的单板,凶猛的打法。

打乒乓球:

快是“本”,变是“魂”,猛是“保”~即:一锤定音的能力。

以上三点缺一不可。

也就是说:

“快”和“变”不足以打乒乓球。如果你没有实力,没有足够的攻击性,你不会对别人造成太大的威胁。

而伊藤美诚正是拥有这一点。她的小臂和手腕都非常有力量,无论是弹跳还是击球,都非常的凶悍。单板的质量非常高。一旦撞上,她真的是势不可挡。

这点郑怡静应该深有体会:木皮的质地太硬了,受不了。

以上这“三招”,堪称伊藤美诚的“三板斧”,也是她的看家本领和成名绝技。在当今世界女乒界,中国女乒除了主力外,其他选手能抓到她的“三板斧”少之又少~状态好的时候,她的威力很大。

就像这次强强对话,郑怡静再次被她的“三招”所折服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